湿气重的人,有时候会给自己的生活,带来很多麻烦。虽然有的时候,这些湿气看似不怎么重,但是一旦变重之后,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了。因此,经常提醒大家在对待湿气的时候,应该先从自己的身体找原因,比如说一些分布在身体各处的穴位,也是我们解决湿气的突破口。那么,有哪些穴位是对身体“除湿”有效果的呢?经常去按一下,还真的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。
曲池穴
有的人吃东西过后,会觉得胀气,或者觉得自己肠胃总是不通畅,有些食物集于一处,造成了每顿饭都吃的不开心,更多的时候,这样瘀滞会带来湿气过重的现象。这个时候,大家应该首先想到曲池穴,因为湿浊之气聚集于此,所以可以在每次饭后,适当的在这个部位进行按压,每次不要超过半个小时,只要保证在十五分钟就可以了。另外,大家要知道它的正确位置,也就是我们肘部距离关节处约一公分以上的位置,用右手和左手进行交替按压,效果会比较好。
承山穴
这个穴位与曲池穴刚好位置不同,前者在肘部,后者在膝部。一般来说,位于小腿的后侧偏内侧。所以大家可以在每次运动过后,或者是走路后,泡脚的时候,适当的对这个穴位进行按压,效果会很不错,而且还可以达到放松的效果。另外,随膀胱经经水下行,产生的脾土微粒也会在此聚集,所以经常按压还会运化水湿,帮助祛除身体多余的湿气。
巨阙穴
我们身体很多时候,湿气都是聚集于此。所以当这个部位出现了问题之后,无论是对上,还是对下,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。另外,这个位置比较特殊,它位于我们胸口的正中位置,所以无论是饭后,还是运动后,以及在平时休息的时候,都可以将其作为按压的点。另外,每次自行按压的时候,要适当的注意力度,不要太满,也不要太软,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是最合宜的。如果有不舒服的时候,就要立即停下来。
总之,穴位就位于能量流动的通路上。这种通路称为“经络”,穴位的正确称法应是“经穴”。内脏若有异常,就会反应在位于那有异常的内脏经络上,更进一步地会反应在能量不顺的经穴上。因此,通过给予穴位刺激,使能量的流动顺畅,而达到治病的效果,这就是穴位疗法的目的了。